●司法新訊─AI基本法草案 數發部:在創新與風險中找平衡
外界關注AI基本法草案進度,數發部今天表示,行政院2月已指示AI基本法草案改由數發部主政推動法案立法及續行條文解釋,預計在行政院院會通過後,儘速送到立法院審議,希望確定台灣AI發展原則,謹慎平衡產業創新與風險管理的關係。
(原文刊載於2025-04-24 中央通訊社)
(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3日電)外界關注AI基本法草案進度,數發部今天表示,行政院2月已指示AI基本法草案改由數發部主政推動法案立法及續行條文解釋,預計在行政院院會通過後,儘速送到立法院審議,希望確定台灣AI發展原則,謹慎平衡產業創新與風險管理的關係。
台灣AI基本法草案去年由國科會提出,於當年度7月15日至9月13日完成預告,行政院去年11月22日召開審查會議,建議草案酌修文字再送行政院院會討論。
數位發展部今天說明草案進度,行政院今年2月26日已指示AI基本法草案改由數發部主政推動法案立法及續行條文解釋,預計於行政院院會通過後,將儘速送立法院審議。
外界關切AI基本法草案規劃,數發部強調,依照台灣產業與社會需求,以「鼓勵創新、兼顧人權」為核心,作為引導台灣各機關發展與促進人工智慧應用之原則;為原則性、政策統合的宣示,並非監管的作用法,目的為訂立我國AI發展原則,謹慎平衡產業創新與風險管理的關係。
數發部長黃彥男日前表示,雖然AI基本法沒有主管機關,但AI基本法的推動跟解釋會由數發部進行,數發部會推動後面很多子法,包括資料管理、AI風險分類等。(編輯:楊蘭軒)1140423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●司法新訊─教育部版青基法草案送政院 青年團體籲納18歲公民權
教育部版本的《青年基本法》草案預告期滿已送行政院,將再送立法院審查。多個青年團體與立委舉行記者會指出,這是讓18歲公民權再次法治化的時機,訴求將18歲公民權納入政院版本,並完善目前青年參與機制設計不足的地方。
(原文刊載於2025-04-23 公視新聞網)
教育部版本的《青年基本法》草案預告期滿已送行政院,將再送立法院審查。多個青年團體與立委舉行記者會指出,這是讓18歲公民權再次法治化的時機,訴求將18歲公民權納入政院版本,並完善目前青年參與機制設計不足的地方。
18歲可以公投、《民法》成年年齡降至18歲,但18歲公民權在2022年的修憲公投沒能跨過高門檻。
多個青年團體指出,教部版本的《青年基本法》草案年齡是18到35歲,可在《青年基本法》的公共參與權利,更積極處理18歲以上青年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參政權。
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副理事長林思愷指出,「目前立法院並沒有修改《選罷法》跟降低投票年齡的提案,但這次《青年基本法》的立法是跨黨派共識,所以對青年公共參與的權利跟政治的權利還是相對過於保守。」
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說明,修憲是最直接手段,卻不是唯一手段;而《憲法》限制國家公權力行為不是獨佔所有人民重要權利的規制權限,立法者以不同形式下修投票年齡至18歲更有利於人民權利的行使。
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認為,「實質的去站在更多人民自由權利的角度,去降低年齡,對我而言不但政策上應該可行,在法律以及憲法的顧慮上也不會有問題。」
而青年團體檢視教育部版本的《青年基本法》草案,也發現青年參與機制設計不足。
EdYouth臺灣一滴優教育協會理事長蔡其曄表示,「必須要保障低年齡層的青年學生參與,特別是學青,其實相比社青在公共參與上更需要政府的支持。」
期待《青年基本法》成為18歲公民權的最後一哩路,並強化青年參與,設立行政院級的青年政策專責單位。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,教部應將青年意見研議,納入後續法案版本,保障青年權益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●司法新訊─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 擬匡列逾千億
行政院會明天預計通過「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」草案,除完備法規支應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」,同時考量因應國際情勢、強化台灣整體韌性,特別條例匡列金額將擴大,預計超過新台幣千億元。
(原文刊載於2025-04-23 中央通訊社)
(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3日電)行政院會明天預計通過「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」草案,除完備法規支應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」,同時考量因應國際情勢、強化台灣整體韌性,特別條例匡列金額將擴大,預計超過新台幣千億元。
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政,行政院日前核定880億元的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」,明天則將通過「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」草案,藉以完備法規。
各界關注特別條例適用範圍、最終匡列金額、實施日期等,政院人士對記者表示,因應當前複雜國際情勢,行政院持續思考要強化的不只經貿部分,還包括整體的韌性,加上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產業之旅傾聽業者意見後,希望盡量顧及到所有面向,因此草案將擴大匡列金額與適用範圍。
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」經費原先預計為880億元,其中700億元用於工業部門,農業部門也有180億元的支持,政院人士指出,但為強化協助工業部門升級轉型、汰舊換新的力道,將增加50億元,單是支持方案的協助金額,就將來到930億元。
政院人士說,另外考量因應國際情勢、強化台灣整體韌性,特別條例匡列金額將擴大,整體預計超過千億元。
至於條例的實行期間,政院人士指出,因美國對鋼鐵產業加徵25%的關稅,鋼鋁業者已遭衝擊將近1個月,特別條例實施日期將回溯至今年3月12日起,至2027年12月31日為止。
此外,明天提報院會的特別條例也會比照疫後特別條例,產業所領取的補助和其他給與,免納所得稅,也不得作為抵銷、扣押、供擔保或強制執行之標的。
透過 Google News
追蹤中央社
卓榮泰21日核定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」,重點內容包含一,貿易融資利息減碼、輸出保費優惠、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、中小微企業貸款加碼等金融支持;二、提供保稅區通關全免裝箱單、擴大實施海關遠端稽核等,降低行政成本;三,提供研發轉型補助,提升產業競爭力;四,協助業者爭取海外訂單,開拓多元市場。
五,提供研發與設備支出抵減、擴大抵減適用等租稅優惠;六,主動訪視衝擊業者,推動勞工安心就業、受衝擊再就業、青年接軌職場等重點項目;七,提供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的金融支持;八,強化外銷冷鏈體系、加速產業加值轉型、取得國內外標章或認驗證等,藉以提升產業競爭力;九,擴大國內外行銷活動,以利業者開拓多元市場等。(編輯:楊蘭軒)1140423